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洛阳!

钱琪瑶 搜狐城市 2021-11-05


洛阳
曾经被称“中国”的城市
与刻板印象里土味的河南城市不同
洛阳像雍容华贵的名门望族
端庄坐落在洛河平原
既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浪漫
也有四战之地、天朝古都的气概
生长于中华文明最早的沃土
周公筑王城,建大邑
女皇为它铸神都光环
从万人顶礼到跌落神坛
从几毁几建的历史名城
到近现代的工业重镇
从黯然的十三朝古都
到进击的河南第二城
古老的洛阳
叠加着复杂深沉的色彩
今天的洛阳

是凋谢后又绽放的牡丹

龙门石窟前牡丹迎雨而开

 01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河南省西部
北跨黄河与太行山前缘相望
南靠平顶山市、南阳市
东邻郑州,与嵩山相接
西倚三门峡,与秦岭支脉相连
是十三朝古都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六大古都分布 / 底图来自Arcgis

1.5亿年前
中国北方的华北陆块
与南方的扬子陆块开始互相逼近
两者之间的秦岭地区倍受挤压

大地如同褶皱一般向上隆升

秦岭壮观的层理弯曲(西安境内)

1亿年前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西北俯冲
欧亚板块内部引发剧烈活动
远古大陆的一侧开始隆升
另一侧则开始沉降
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就此区分
260万年前
巍巍八百里太行全面隆起
山势伟岸,壁立万仞

成为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分界线

太行山郭亮洞挂壁公路(新乡市境内)

70万年前
绵延1600公里的秦岭也终于形成
横跨甘、陕、豫三省
东端长驱直入河南西部
嵩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
一系列山脉展布

成为河南山地最密集的区域

中岳嵩山(郑州登封市境内)于平地之上拔地而起

伏牛山为豫西最大山脉
规模巨大,高峻雄伟
1500米以上的山峰广泛分布
作为褶皱山系的伏牛山
没有太行山那样的绝壁悬崖
而是展现另一种险峻
主峰老君山马鬃岭海拔2217米
山脊呈锯齿状

尖峭的山峰突出其上,十分独特

洛阳栾川县境内老君山

高大山体拦截水汽
沿迎风坡形成雨带

山间往往植被浓密、云蒸雾绕

伏牛山老界岭
峡谷中发育的河流,携带着泥沙
冲出山谷,肆意横流
形成密集的水网
据《水经注》记载

古代豫西地区大小河流多达170条

黄河、洛河交汇处

伊河、洛河等众多河流汇聚
冲积出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平原
百水汇流之处

是为伊洛盆地

宜阳县麦田

山势既定,大河登场
三门峡群山以西的大型古湖
不断吸纳上游来水
终于在15万年前
切开山体,喷薄而下,直至入海
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形成了
它在高山之间的广阔舞台

肆意奔流

洛阳孟津,黄河小浪底波涛翻滚,吸引游客观涛留影

黄河以每年16亿吨的体量
带走黄土高原的泥沙
其中4亿吨沉积在华北平原

让这片土地利农耕、宜种植

孟津黄河湿地公园,河水冲刷后的河床,色彩斑斓

伊洛盆地偏北的这片膏腴之地
崛起了一座“出道即巅峰”的洛阳城
“泝(sù)洛背河,左伊右瀍(chán)
又得益于北面邙山的阻隔
黄河泛滥很少殃及
既得水源之利
又避洪水之患

是绝佳的天下粮仓

孟津会盟镇黄河岸边的万亩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加之园艺大师们巧植善种
培育出名花珍品,誉满全国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甲天下

更有崇山之固、黄河之险
天然屏障拱卫城池
群山围合,可以御敌于外
水系纵横,可以通达四方
可谓
“四面环山,六水并流
八关都邑,十省通衢”
开局一手王牌的洛阳
却没能一帆风顺
在4000年城史中

历尽大起大落,兴衰沉浮

夕照中的洛阳电视塔

 02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洛阳的地利
进可攻、退可守
“河山共戴,形势甲于天下”
在冷兵器时代
有险可守是政权建都的重要基础
因而备受帝王青睐
加之伊洛盆地肥沃富饶
粮食产量可观
为这里聚集人口提供了保障
九州腹地,可控四方

各种优势让它成为理想的帝都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自夏朝肇始
先后13个王朝建都洛阳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政权最多的都城
远在4000年前
禹划九州,洛阳所属的古豫州

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

偃师二里头5号基址 / 河南文物之窗

当商汤诛灭夏桀
在今偃师一带建西亳(bó)
上古王朝生产力和自然改造力有限
都城不得不随环境条件搬迁
真正把洛阳经营成城市,是在周代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灭商
西周都城定在镐京(今西安)
皇子成王继位后
武王弟周公旦摄政
据《史记·周本纪》载
周公看重洛阳山川之冲要
“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便于诸侯纳贡、管理天下臣民
公元前1039年
周公命人修筑两城
西为王城,东为成周,合称洛邑
此为洛阳建城之始
据《逸周书》载
时人称洛邑为“中国”
象征王权的九鼎亦安放于此
洛邑初出茅庐,便备受尊崇

一城之下,万城之上

洛阳定鼎雕塑

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摧毁了西周和镐京
周平王迁都洛邑王城,史称东周
但此时天下一派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
平王迁都200年后
王室内斗,王城遭毁
周敬王移驾新修的成周城
王城和成周城
都位于黄河以南、洛水以北
便把王城改称河南
成周改名洛阳

洛阳与河南之名都沿用至今

东汉洛阳格局

秦时,洛阳是秦相吕不韦的食邑
刘邦也曾在西汉初年定都过洛阳
刘秀推翻王莽
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这是洛阳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华夏大地的人口、粮草、财富
从河南、河北、山东、关中
汇入洛阳这个核心枢纽
自北面进入洛阳的行旅
都要经邙山、黄河之间的走廊渡河
便形成著名的古渡,孟津

孟津小浪底水库航拍

城防守卫是王城第一要务
东汉灵帝为抵御黄巾军
在洛阳四周隘口修筑8道关卡
函谷关、孟津关、小平津关、虎牢关
轩辕关、大谷关、广成关、龙门山伊阙

无死角保卫都城

八关示意图
但洛阳城财富之巨、政治意义之重要
所引来的外敌觊觎
又岂是重重关口所能抵挡
天下太平,洛阳人人向往
天下大乱,洛阳首当其冲
无论对于逐鹿中原的枭雄
还是意图收复失地的君主
洛阳都是宏图霸业必取之地
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
“天下有变,则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岳飞陈情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朱樱塔

东汉末年
凉州军阀董卓从山西攻入洛阳掌权
遭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
董卓焚毁洛阳,西逃长安
《后汉书》记载
“悉烧宫庙官府居家
二百里内无复孑遗”
六年后曹操暂时平定混乱局面
曹魏、西晋均定都洛阳
晋武帝时,国都洛阳一派繁华
左思所作《三都赋》
得伯乐推介名声大噪
“于是豪贵之家竟相传写

洛阳为之纸贵”

洛邑古城“洛阳纸贵”文创店
但好景不长
八王之乱又开启近300年动荡
从此城头变幻大王旗
洛阳成了各个政权交锋的中心
前赵、后赵、东晋
前燕、前秦、后秦
轮番占领、火攻、毁城
洛阳几成无人区
直到422年北魏夺取洛阳

持续百年的洛阳争夺战终于告一段落

白马寺齐云塔

隋唐,洛阳的发展步入巅峰
隋炀帝杨广营建东都洛阳
又以其为中心
开凿、疏浚贯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
漕运中枢成了国家粮仓
江南的钱粮大量输入

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

隋唐运河时期,漕粮集中汇于洛阳

唐代,风气空前开放
更加注重外交、商贸
洛阳成为丝绸之路东起点
更是帝国最重要的陪都
朝廷仿长安之规模
建起宫城、南北二市和百余座坊
经济发达程度也不亚于长安
“千金比屋,层楼对出
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
城北的铜驼陌花团锦簇
人烟稠密,商贾云集

“铜驼陌上桃花红,洛阳无处无春风”

洛阳博物馆展出的唐三彩胡人牵骆驼俑

长安、洛阳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双城记
由于长安人口过多
粮食严重依赖转运
而黄河、渭河运输困难
一旦关中歉收
皇帝便要携臣民去洛阳“就食”
本质上,西安、洛阳互为表里
西安是王朝的里
关中平原周边山地
阻拦对帝国蠢蠢欲动的敌人
洛阳是王朝的表
面向辽阔的中原、江淮、山东

为帝国行使对富饶地区的管理权

丽景门

684年,唐高宗病逝于东都的贞观殿
陈子昂一篇《谏灵驾入京书》
力赞洛阳是可以葬天子的风水宝地
“北有太行之险,南有宛叶之饶
东压江淮,食湖海之利
西驰崤渑,据关河之宝”
让临时接管朝政的武则天眼前一亮
尽管武后还是把李治梓棺运回长安
但风水宝地的论断着实让她动心不已
陈子昂也由此步入仕途

唐代洛阳地图

日后女皇改唐为周
直接将都城东迁洛阳
精心打造这座“神都”
广建宫殿,气象万千
明堂、天堂更是巧夺天工

“所费以万亿计,府库为之耗竭”

明堂天堂景区

但“神都”的繁荣只是一瞬
神龙革命后,王权重返长安
洛阳的失落也冥冥中写入结局
安史之乱,长安洛阳都遭受重创
丝绸之路也几被隔断
唐末农民起义后期
起义军攻入洛阳大肆掳掠
将洛水两岸的城池

彻底夷为废墟

文峰塔

战争连绵不断
运河无人治理,慢慢淤塞
加之生态气候改变
以及因过度开发而致土地肥力下降
洛阳的承载力越来越难堪大任
百姓携老扶幼南迁江淮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曾经的漕运中心犹如明日黄花

洛阳被更靠近江南的开封取代

关林庙
北宋虽仍以洛阳为西京
但在这个被陈寅恪誉为
“华夏民族文化造极”的赵宋之世
舞台中心最耀眼的明星城市
唯有汴梁城
极享经济蓬勃、文化繁荣之红利
人口超过百万

是当时世界之最的国际大都市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而河南府(洛阳)当时人口在20万左右
不及杭州、成都
北宋亡国后
洛阳只留在了文人凭吊古今的句子里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上阳宫静静站在洛水旁,遥望着现代的洛阳城

至元代,洛阳降为河南府治
彻底结束了都城史
更大的打击则在于运河航线东移
朝廷返修大运河时截弯取直
隋唐大运河变成京杭大运河
洛阳被彻底遗弃
失去首都地位和运河依托
加上战火摧残
洛阳早已不复旧时光景
元中期,人口锐减至不足万人

城池也缩回到了洛河以北

洛阳古代都城形势考 / 考古与文物

历朝君王在洛阳精心修筑的重重关口
没能阻挡战火一次次的破坏
更阻挡不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大潮
明清两代,洛阳仍是河南府治

再不复当年热闹繁华

洛邑古城

 03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清末,随着国门被轰开
洋布、洋油等西方工业品进入洛阳
洛阳近代工业开始缓慢发展
裕大裁缝店、鸿文石印馆
开始引入机器设备生产
宣统二年(1910年)
为承担汴洛、洛潼铁路的车辆修理业务
洛阳机车修理厂建立

老城东大街,摄于1907年

民国,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
设置陆军第三师司令部
这一时期,洛阳的工业化加快
新安煤矿公司、照临电灯公司
大有火柴公司、马家织毛巾厂

陆续开业

汴洛铁路洛阳站,摄于1934年
1932年“128”事变爆发后
国民政府做出迁都洛阳的决定
洛阳成为行都,大批政要涌入
抗战爆发后,随着豫东沦陷
大批工厂、资金迁入
30年代末,洛阳建起20余家日化企业
祥大肥皂厂生产的虎牌肥皂行销全国
160余家皮革企业相继开办

洛阳皮革风行一时

土货商贩,摄于1934年

1944年,日军攻陷洛阳
城内工厂基本被摧毁殆尽
次年光复,由于物价飞涨
工业恢复也很缓慢
新中国建立之初
洛阳迎来新生
“一五”计划更是自宋元衰落
800年以来的第一个机遇

洛阳被确定为首批8个重工业城市之一

1949年的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落户洛阳
洛阳铜厂、洛阳拖拉机制造厂
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
自1955年陆续动工
“一五”计划完成时
由“十大厂矿”组成的

洛阳涧西工业区已经成形

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监测卷扬机运转

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
第一台压路机
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
均出自这里
也让涧西成了洛阳最响亮的名片
东方红拖拉机更是一个经典符号

承载着国人对于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上世纪最热火朝天的年代,“东方红”几乎成了洛阳的别称

“移民潮”随之而来
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奔向洛阳
洛阳人口成倍增长
顶峰时达到50万人
而上一次达到这一数值
还是在1300年前武则天“神都”时代
涧西区内配套建起
上海市场和广州市场两大商圈
上海、广州等地17家工厂、88个商店

响应号召,内迁到千年古都

工人在车间里操作机床

工业重镇的经济实力不可低估
洛阳的GDP总值和人均收入
连续十几年领先省会郑州
对全省的经济贡献度一度高达60%
洛阳工业总产值占比由1949年的9.6%
一路飚升至1959年的74.9%
在60年代初经济最困难时期

洛阳一市上税总额甚至超过广东全省

新下线的拖拉机,摄于1966年

但洛阳却有一个致命弱点
山河纵横的地形
在古代是守卫的优越条件
在现代却是修建铁路枢纽的巨大阻碍
当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西迁郑州
而不是当时经济条件更好的洛阳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交通不便

白云山曲折山路

改革开放
央企国企暴露出制度死板、创新不足
市场经济的后浪
又给了结构单一的老工业基地沉重一击
1997年,全国6599家大型国企亏损
洛阳上榜38家
曾经最具人气的上海市场

在竞争中也因资不抵债黯然出局

上海市场百货大楼,摄于1984年

欠缺铁路枢纽的问题
更让洛阳与火车拉来的郑州
逐渐拉开差距
自此,洛阳再没能赶上一路飞奔的郑州
2020年洛阳GDP总量不及郑州一半
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
郑州被纳入“新一线”城市行列

而洛阳则划入“三线”梯队

石化工厂

阵痛之后
洛阳摸索撬开转型升级的大门
试图让老工业基地华丽变身
当年的矿山机器厂改制建立的中信重工
是“洛阳制造”浴火重生的写照
机械智能装备已经替代曾经的矿山装备

成为新的、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洛阳电视塔

中西部非省会城市首条地铁在洛阳开通
负责施工挖掘的正是

中信重工“牡丹”号盾构机

洛阳地铁1号线

中信重工锻造的逃逸舱
搭载在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华丽升空
中信重工参与研制的铝合金厚板

安装在国产C919大飞机,冲上云霄

神舟十号在酒泉中心发射成功

中船重工725所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研发生产的158个“桥梁关节”
应用在港珠澳大桥上
能抵御16级台风、8级地震、
30万吨巨轮撞击
完成百年寿命的设计要求
国之重器、超级工程

都能看到“洛阳智造”的身影

港珠澳大桥
2017年4月
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挂牌
借助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洛阳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扩展朋友圈
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炼油厂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亚第一长隧”
为巴基斯坦定制油电混合型四轮车

洛阳智造密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

凌波大桥

2020年,河南出台文件
明确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的地位
2021年3月,偃师、孟津撤县设区
洛阳市区面积扩大至原来的2.8倍

正是对提升洛阳都市圈地位的绝佳助攻

正大国际广场在开元湖中倒影
同时,洛阳补起交通短板
打造内畅外联的交通枢纽
作为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力支撑
40多座立交桥构造的交通网拔地而起
陇海铁路、焦柳铁路、蒙华铁路
穿境而过
呼南高铁豫西通道落地开工

构建“十字形”高铁枢纽

高铁驶出洛阳龙门站

2020年8月
由洛阳发出的首趟中欧班列开行
从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驶出
搭载一拖出口俄罗斯的
YTO大马力轮式拖拉机
20天抵达巴尔瑙尔
洛阳又添一条国际开放大通道
2019年,洛阳北郊机场
旅客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
已开通航线18条

通航24座国内外城市

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

昨日的失落之城
正在变成今天的崛起之城
这符合国家的黄河战略
也让洛阳承载起黄河文明复兴的使命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洛阳又一次站在重焕光芒的十字路口

应天门

 04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数千年的建城史与建都史
给洛阳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
守着如此众多帝王将相的瑰宝
洛阳的城市气质

自带一份气定神闲、温润如玉

洛阳博物馆,曹魏白玉杯

邙山,位置绝佳的风水宝穴
数百座高大巍峨的覆斗形古墓冢
星罗棋布,森然壮观
民间有谚“生居苏杭,死葬北邙”

白居易诗云“北邙冢墓高嵯峨”

邙山陵墓群,曹魏贵族墓葬
除邙山外
城区内也密集埋藏着大量古墓
盖房修路时常能挖掘出珍贵墓坑
出土的奇珍异宝填满68个博物馆

堪称“东方博物馆之都”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在车马坑内一辆马车前,发现对称摆放着的6匹马骸骨。这是“天子之乘驾六马”最直观清晰的展现

“盗墓神器”洛阳铲

除了埋在地下的
地面上的古迹更是家底雄厚
丝路让洛阳变成文化汇聚交流的中心
东汉,佛法由天竺传入商客云集的帝都
洛阳成为中国佛教的发祥地
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

是当时最重要的佛经译馆

白马寺

摄摩腾、竺法兰在此译出的
《四十二章经》
为中国现存第一部汉译佛典
自白马寺建成后
洛阳便成为中国释源和佛教重镇
西域僧人不断前来,译经传教

高僧安世高在洛阳讲经,听者云集

大雄殿

北魏皇室崇尚佛教
太和十七年(493年)
孝文帝力排众议
实施迁都和汉化政策
都城由平城(今大同)迁往洛阳后
广修寺院
又在城南的伊阙河谷

开凿古阳洞石窟寺

古人视这片河谷为沟通彼岸世界的风水宝地

开窟造像,造价昂贵
斩平山壁、凿洞开龛、琢磨佛像
每一道工序,都耗费不菲
有时甚至需要倾一国之力
随皇族陆续迁入洛阳居住
权贵争先恐后抢购黄金地段
开凿宾阳中洞、莲花洞、
火烧洞、皇甫公窟、弥勒洞
他们雇请僧侣和工匠
依照现实生活描绘佛境仙居
一时间,佛龛碑刻琳琅满目
不仅是抚慰人心的奢侈品
也反映出功德主的审美趣味

为石窟打上时代烙印

宾阳中洞

后来隋炀帝登山俯瞰
见伊阙巍峨,伊水中流
如游龙归阙,便唤为龙门
而山壁上修建的佛龛造像

就是著名的龙门石窟

石窟夜景
唐高宗至玄宗的盛唐时代
龙门造像达到巅峰
因天下相对太平,社会财富增长
造像已非权贵专享之事

普罗大众也广泛参与其中

小型佛像

龙门石窟由私人定制的奢华商店
变为三教九流的信仰集市
无论君主、小民
把国运昌盛、平安长寿的愿景
寄托于神佛

虔诚祈祷,匍匐膜拜

卢舍那大佛,法相慈祥典雅,面貌丰满圆润,相传是依据武则天面容雕凿
伊河波光潋滟
东西两山,千岩竞秀,万木争荣
漫山洞窟如蜂房蚁窝
僧人、信徒傍水礼佛
如入曼妙殊胜的佛国幻境
白居易曾与僧人佛光同乘一叶扁舟
从洛阳城的建春门溯伊水悠悠而上
赴龙门香山寺游玩
二人一路低吟长啸,把酒论诗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游船
自东汉到北宋
洛阳始终是中国佛教之都
儒释道三种文化在这里融合
完成了佛教本土化进程
出生在洛阳缑氏的玄奘
遍学华夏佛学后,西天取经
在印度论法无人可敌
被印度佛教界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
可谓学贯中西第一人
又带回海量佛经,翻译注解
玄奘创立的法相宗
随遣唐使和游方僧的足迹传到东瀛

他的名字在佛教传播史上灿然耀目

玄奘像

武周“神都”时期
为让天下人接受女帝
武则天煞费苦心
改元、造字、修石窟、撰佛经

把“天命所在”一遍遍向臣民灌输

洛阳博物馆

其中最大动作便是兴土木,建神宫
女皇斥巨资营建紫微城大朝正殿
取名“明堂”,即明政教之堂
号称“万象神宫”
占地12000M²
高达98米,共三层
底层方形象征四季
中层十二边形,效十二时辰
上为圆盖,九龙捧之
上层二十四边形,法二十四节气
顶层置金凤
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
极尽土木之美
是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

亦为中国古建筑的巅峰之作

神都紫微城复原图 / 纪录片《大唐帝陵》

今人仿建复原的万象神宫

明堂落成后
武则天又命薛怀义督造礼佛堂
取名“天堂”,寓意至高无上之堂
亦称“通天浮屠”
内置一尊巨大佛像
是女皇御用的礼佛圣地
据记载高达312.09米
(现代研究认为从技术上,这个数字并不确切)

是世界古代史上的最高建筑

今人仿建复原的通天浮屠

可惜695年,明堂、天堂失火被焚
尺木无遗
武则天下诏重建明堂
行亲享之礼,大赦天下
但再巍峨的宫殿,再繁缛的祭祀
都是徒劳
这些耗费无数民力财力的大手笔
最终也像女皇临朝一样,昙花一现
神龙政变,武周王朝终结
皇帝鸾回长安
明堂也被冷落在洛阳
开元年间李白随唐明皇至东都
作《明堂赋》,洋洋洒洒两千字
“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
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年兮悠哉”
两年后,唐玄宗以明堂不合古制为由

遣人毁之

今人在当年的地基上,建起复原建筑。每晚通身闪亮的霓虹,彷佛在宣告这里曾有过怎样的辉煌

坐拥雄厚文化资源的洛阳
好像把这些遗产看得太过稀松平常
千百年来和它演绎双城传奇的西安
在2019年借新媒体东风,红遍全网
而同一年,洛阳却因保护文物不力
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

差点被撤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历史文化街区大拆大建

不过2021年春节
洛阳终于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刷屏
人们又想起原来除了“网红”西安

洛阳也是一座唐风满满的城市

唐宫夜宴

端午晚会的水下洛神舞
再次惊艳出圈
也更加让人期待

洛阳用它的历史演绎更精彩的故事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夜“水下飞天”

 05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厚重的文化积淀
充斥着每一代洛阳人的生活
在精神层面

恐怕没有哪里比洛阳人更富足

栾川县九鼎沟国际鲜花出口基地,游人着古装徜徉花海

但随着中原的衰败
鸦片战争之后,深居内陆的洛阳
与近海城市相比,愈发保守
老帝都人本应天生自傲

可昔日辉煌不再,又生出些许自卑

2007年,洛阳街头寻找活计的民工

或许受“道教圣地”老君山、
“佛教祖庭”白马寺的熏陶
洛阳人沾染了仙气
修了些看破红尘的仙风道骨
他们看遍了沧海桑田
看惯了改朝换代
他们太清楚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渺小无力

于是淡定从容,以不变应万变

洛阳博物馆内的参观者

一代代洛阳人将这种价值观传承下去
便有了今天的洛阳性格
不急于索取
不急于追求
不急于证明自己

懂知足、懂珍惜

洛阳街头锻炼的市民

拜漫长历史所赐
洛阳的生活习俗沿袭千年,已根深蒂固
洛阳美食,最为贴近洛阳人的口味
也最能反映出洛阳人的性格
洛阳人爱喝汤
早从商周开始
鼎就是王公贵族的食器
也是象征中原正统的礼器
这座北方城市的胃

打小就习惯了汤汤水水的抚慰

昔日的鼎进化为今天的不锈钢大锅,不变的是聚拢其中的鲜香

和广东靓汤的小而精不同
洛阳汤文化中
水席是洛阳城独有的正宗汤宴
上菜如行云流水

24道各司其位,按序出场

洛阳水席

头菜“洛阳燕菜”看似燕窝
实为白萝卜丝
神似淮扬菜中大煮干丝的美味
考验的是厨师的刀工和吊汤功夫

讲究大道至简

洛阳水席的头菜“牡丹燕菜”

前菜被撤下,轮到硬菜登场
连汤肉片、炖熬猪杂、水汆丸子

每一道都柔和又浓郁

洛阳水席“八大件”之连汤肉片

水席倒映出繁华富贵的气象
胡椒和牛羊肉是南北朝时期
民族大融合的“胡风”遗留
牛羊肉、牛羊杂、炸丸子
豆腐、凉粉、不翻
荤素皆可入汤
先将食材涮熟、码在碗底
再单独浇上一勺灵魂高汤
滚烫汤水的催促下
葱花、香菜、辣椒、花椒

释放出迷人香气

众多调料,让一碗牛肉汤活色生香

不翻汤,不翻指的是鸡蛋、绿豆粉混合摊出的饼,因“不用翻面就能熟”而得名

“胡风遗存”不仅带来牛羊肉
更带来两个重要角色:胡椒和饼
早在两汉魏晋时期
洛阳就迎来了提鲜开胃的胡椒
使牛羊汤的风味更上一层楼
饼,则促成了喝汤的终极境界
锅盔、烧饼、饼丝,厚实耐泡
被扔进荤汤、吸收油腻
油馍、油条、油旋,自带油脂
则被扔进素汤、增加膏腴

两者都能达到微妙的平衡

洛阳本土海碧汽水,最适合搭配牛肉汤与饼丝
不像西安羊肉泡馍
淮南羊肉汤
山西羊杂割
伴随着秦商、徽商、晋商
走遍天下而扬名
洛阳的汤太过低调
像极了默默无闻的洛阳人
善于接纳和包容
却不善输出和推广
但这碗实实在在的热乎汤水
在北地干燥寒冷的寒风中
如春风拂面

温暖世代洛阳人的胃和心

顾客端着锅来买汤

朝代更替改变了古都的容颜
却未曾变更洛阳人嗜汤的口味
千年沧桑在这锅汤里浮沉翻滚

它的滋味历久弥新、越发香醇

十字街夜市

-end-
策 划 | 王海涛、赖颢宁撰 稿 | 钱琪瑶地图编辑 | 钱琪瑶排 版 | 钱琪瑶配图来源 | 视觉中国 往期精彩回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